“一带一路”机会来了!马云、王健林等大佬们,准备这么干...
“孟夏之日,万物并秀”,5月14日上午,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共赢历史为未来珍藏的无限机遇。
三年前,习主席以中国之名提出“一带一路”,唤醒沉睡千年的“丝绸之路”。中国以开放的怀抱,欢迎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快车,共同发展。
1300个昼夜奔波不息,从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中俄蒙经济走廊,一个个合作新倡议在中国的引导下应运而生!
公路、铁路、港口、油管、桥梁、电网、光缆、云计算……,一个个项目落地生根,见证联通!亚投行、丝路基金相继成立,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能。
三年建设,“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到面。本次高峰论坛是三年成功的总结,更是与世界各国拉开共赢的新篇章,在人类史上烙下深深的中国印记。
对于企业来说,“一带一路”显然打开了一个极大的市场,但走出去,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并不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其中包含着机遇、挑战、风险、危险等悲喜交加的味道。
而企业家们对时势风向有着天生的敏锐感,那不如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马云、王健林等商界大佬们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又有怎样的建议呢?
马 云
去年飞了820小时 感到“一带一路”是机会
马云在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在“加强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高级别会议上做了发言。
马云表示,一带一路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战略,它的使命,是如何让这个世界更具创新,更具活力,更加平等,更加普惠。
在随后接受采访时,他还指出,“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是个很了不起的创意和设想。对我们来讲也是一种机会,我去年飞了820多个小时,所以看过、感受过这个很重要。看过的目的是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当地不同的东西,不是想办法把东西卖给当地,也不是说把当地便宜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拿过来,而是去当地创造就业,去当地创造经济,去当地推进民生。”
同时,马云还特别强调,在他的脑子里没有民企、国企之分,也没有大企业和小企业之分,只有企业家精神,只有好企业和坏企业,只有愿不愿意去改革和创新的企业。
王健林
未来万达发展重点在“一带一路”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建林在论坛期间表示,未来万达将把发展重点放在“一带一路”上。
同时他还表示,旅游带来人口流动、信息流通、资金流通,促进投资和消费,是最有效的互联互通方式之一。
王建林在国家会议中心大厅被记者们截住时说,“海外发展战略、跨国发展战略更多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就是亚欧非这些区域,过去我们更多集中在欧美、北美比较多,现在一带一路有这么多资金支持,还有好多互联互通机会,肯定会往这发展。”
王健林此前还透露,预计今年还会在“一带一路”的两个大国落定两个万达城。由于万达城的出口,也使万达成为美国迪士尼、环球以外,世界第三个规模出口重大文化旅游产业的企业。
董明珠
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
要避免人财两空
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一话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认为,在“一带一路”思路下, 企业走出去不要盲目,过去曾经出现过走出去,结果“人也没了,钱也没了”的情况。企业需要国家作为后台,帮助解决外部环境不公等问题。
但同时,董明珠也相信中国有足够的技术能力,“用我们自己的技术走向世界,改变世界。”
她指出,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希望能摘掉中国制造业低质低价的帽子。根据习总书记三个转变的指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新,中国的产能到中国的质量,中国的产品到中国的品牌,三个转变要想落实好,作为制造业来讲,应该脚踏实地去执行。
马蔚华
“走出去”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在银行业,全国政协委员、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认为,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要迈得更稳、更扎实,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
他从企业最迫切的融资问题上给出了建议:应为鼓励商业银行对企业在“一路一带”区域内的项目提供融资和担保,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适当调低风险权重,扩大商业银行短期外债指标,并将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出口优惠买方信贷等支持政策扩展至股份制商业银行。
曹德旺
要在思想上先做到国际化
作为最早走出去,在美国投资的中国企业家之一,福耀玻璃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提醒业内企业,“走出去”第一个要树立风险意识,要知道走出去的风险在哪里,没有弄清风险,千万别动。
同时他也表示,企业要国际化,首先在思想上做到国际化,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维护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做合格的当地企业公民。
看完以上商界大神级人物的分享,你对“一带一路”是否有新的看法与领悟了?
从“一带一路”宏观角度来看,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面对的发展机会都是平等共享的,而能不能抓住机会顺风而上,则要看企业自身内力和产业的整合程度。
以建材家居产业为例,如果只是以某一家企业的孤军奋战来向“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进攻,必定要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甚至还有可能还没“走出去”就已经被竞争对手打回来。因此,只有把所有产业内的企业拧成一股绳,才能储备更强大的实力。这意味着泛家居企业需互相联合,形成一种生态链条上的资源整合。
此时,该如何在泛家居产业好好的借这把“一带一路”东风,确实值得各位行业人好好的深思、探索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