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支付宝、微信支付等规定变了!支付方式会有何影响?
在数字化的时代中,手机支付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刚需。在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非银行支付就是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了,这两个支付方式可以算得上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支付工具。
那么,在5月1号即将实施的新规后,这个支付模式将迎来改变,事关我们的生活,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支付的区别
在新规出台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改变,首先要回答大家的问题是什么是“非银行支付”和“非银行支付机构”
1、非银行支付
非银行支付在民间通常被称为“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不断由需求演化而来。
而二维码支付的兴起和普及对支付而言更加具有颠覆性的意义,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在2012年左右开始大力推广二维码支付技术,将其应用于商业营销和电子支付等领域,并逐渐普及到各个领域,如餐饮、零售、物流等。
2、非银行支付机构
指的是根据收款人或者付款人(用户)提交的电子支付指令转移货币资金等支付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这话说起来有点官方,用大白话解释就是:支付人鱼被支付人交易的媒介与平台。
Ps:截至2023年9月,我国目前有186家持牌机构。除了我们熟悉的支付宝、京东金融、微信支付(财付通)、美团钱包(钱袋宝)、抖音钱包(合众易宝),还有汇付天下、快钱(万达旗下)、易付宝(苏宁旗下)等多家非银行支付机构。
我国的银行卡联合组织——银联,也拥有银联商务有限公司作为提供以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为基础的支付服务的非银行支付机构。
——数据信息来源:老李趣说金融资讯
二、新规内容
1、定义了非银行支付机构,并规定了设立许可
新条例中,除了银行作为正式的金融机构外,任何电子支付的公司都会被定义为非银行支付机构。实施明确了支付机构许可证的程序和时间表,换证过渡期为实施日至许可证的有效期截止日。部分与实施日期较近的机构过渡期放宽至12个月。
2、明确条款,维护用户权益
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新规要求非银行支付机构必须提供用户资料的安全保障吗,以确保支付业务的持续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3、支付业务重新划分
有相关人士表示,此前支付业务总体可以分为三类: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业务。伴随着技术创新和业务发展,也出现了条码支付、刷脸支付等新兴方式。
在实施后,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与支付交易处理两大类。这个区分的关键在于能够接收到付款人的预付资金。